当前位置:
首页 > 历史 > 古代学籍制是如何体现不公平的

古代学籍制是如何体现不公平的

近日读古籍《广德州志》发现古代上学也有“学籍”,就好比你在私塾读了启蒙班,想要上初中,对不起,有名额限制,你好不容易上了初中,准备上高中,入学名额更少,更不要说上包分配的大学了。而且穷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资本上学。你知道在清朝一个广德州能够上初中的人只有多少?简直让人不敢想象。下面看清朝同治年间广德招生名额(古代称学额)——

学额

广德州学额进二十六名,原额二十五名,同治四年加额一名。廪生、增生各三十名,三年两贡。武学额进十六名。原额十五名,同治四年加额一名。
建平县学额进二十名,系原额。廪生、增生各二十名,二年一贡。武学额进十二名。

谨按:《钦定学政全书》雍正二年奉旨题准安徽所属之广德

清代学额,简单一点讲是指童子试(院试)录取的府州县生员(俗称“秀才”)的名额。相当于初中每年只招三十人,从童生成为廪生,高中每次招二十六人(有四人要落榜了)成为秀才,这种竞争下,穷人是没指望了。

秀才是清代基层绅士的主力,入学,成为秀才(生员)是获得进身和入仕的第一道门槛,意味着摆脱了“民”的身份,拥有一系列的政治、经济特权。所以古代读书人都拼命考秀才,这是出人头地的第一步。

清代科举制度基本沿明制,但是吸取明代的教训,对学额制度进行改革。它对各级学校每一科录取的新生实施限额。考生没有取得功名之前称为“童生”,考生入学后称“生员”。

生员分为廪膳生员、增广生员和附学生员,廪生、增生是岁科两试中按名取前列者,每月有廪膳费,刚录取入学的生员称附生。封建社会读书发伙食费,这也是比较先进的,现在民生工程才有了伙食补贴。

广德因为是直隶州(相当于直管县),才有二十六个名额,你看建平县(今郎溪)才二十个名额,不过古代能成为廪生,秀才乃至贡生(相当于考取大学了)就算是出人头地了,要是能够“范进中举”,那就等于考上公务员了。所以才有那么多老秀才不断“复读”,比起上个世纪“八年抗战五年高三”的复读生,“老秀才”才是鼻祖。

古代学额制和现代教育比较看,现在的受教育覆盖面已经落实到每一个适龄儿童,这就是一个前无先例的盛举,每个人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权利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读书的机会呢?